近期,多家化妝品及相關企業陸續公布了2021年財報。本文整合了部分化妝品及相關產業鏈的年報數據,盤點21年各大化妝品企業都有哪些變化。
01 品牌
多個化妝品牌財報都體現出高端產品對業績增長的貢獻。產品價格的提升成為化妝品行業規模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對于產品單價提升,第一是在功效升級和成分進階趨勢下消費者更追求具備技術和研發實力的品牌及產品,而高端美妝和功效性產品憑借研發技術和成分優勢更容易滿足相關要求。
第二是在我國經濟水平穩定發展背景下,更多國內外頭部品牌商開始通過并購推新等方式推出更高端的品牌并引進國內市場,現有品牌延伸推出單價更高的類目及新品, 進一步促進行業的消費水平提升。
圖源:絡捷生物市場部珀萊雅
珀萊雅
作為國內化妝品龍頭的珀萊雅,在報告期內,營收和凈利潤都紛紛高速增長。作為傳統品牌,珀萊雅近年來積極開展線上營銷新轉型,并獲得了不錯的成績,線上銷售占比從20年的70.01%到21年的84.93%。通過打造線上大單品階梯的經營理念,升級紅寶石系列、雙抗面膜系列等大單品,圍繞大單品進行進一步的破圈滲透。定位更加精準的人群。實現營收46.33億,增長23.47%,歸母凈利潤5.8億,紛紛創下近年新高。
珀萊雅雙抗面膜 圖源網絡
據悉,在品牌端,珀萊雅21年銷售費用率提升較大,提高了對彩棠和科瑞膚的新品牌孵化、悅芙媞的品牌重塑,使得形象宣傳推廣費同比提高3.44%。
在渠道端,2021年線上/線下營收分別39.24/6.96億元,同比分別+49.5%/-38.0%。流量紅利見頂時候,上線抖音、淘寶等平臺增加自播比例,預計 2022 年線上仍維持高增。線下收縮主要系公司主動減少 CS 和商超網點,主抓重百、銀泰、天虹等重點商超。
在原料端,珀萊雅與中科院微生物所、亞什蘭中國、巴斯夫中國等優秀原料供應商保持合作,攜手浙江湃肽創新多肽研發、多肽綠色合成、原料生產供應,有望優先應用于紅寶石系列產品中。
貝泰妮
作為薇諾娜的母公司,頂著功效化妝品第一股的貝泰妮21年營收40.22億,相比20年增長達到52.57%。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
貝泰妮通過主品牌功效破圈+品類創新雙重滲透策略,全渠道發力打通線上線下會員的互動閉環。
根據歐睿統計,2021 年主品牌薇諾娜在皮膚學級護膚品國內市場份額穩居第一,同比提升 2%,市場份額接近二、三名的總和。大單品舒敏特護霜、清透防曬乳持續放量增長,爆品舒敏精華、凍干面膜表現亮眼。展望2022 年公司將在鞏固“舒敏”系列地位同時,將產品線積極拓展至美白、抗衰等新功效;“薇諾娜 Baby”系列重新定位,按照 0-3 歲、3-6 歲、6-12 歲劃分產品線;高端抗衰品牌 AOXMED 預計在 22Q2 上市;線下計劃開設 80-100 家線下品牌體驗店,以強化品牌形象,助力品牌螺旋式擴圈。
薇諾娜舒敏特護霜套裝 圖源網絡
在原料端,貝泰妮研究院開展自主/聯合成功研發多種專屬活性物,如酸漿萼提取物、腎茶提取物、牡丹根皮提取物、青刺果神經酰胺、普洱茶葉提取物、青刺果三代包裹粒子,騰沖熱泉菌種來源依克多因等。另外公司也首次提出在功能性食品端的研發布局,為消費者提供有效的口服美容食品解決方案。
上海家化
作為老牌日化品牌,21年上海家化營收76.38億。歸母凈利潤6.493億,同比增長50.92%。各個品牌均有不同維度的增長。得益于產品的重新定位,高毛利的護膚品快速發展的護膚品類取得快速增長,優化了毛利結構,提升了盈利能力。
圖源:上海家化2021年年度報告
產品創新方面:1.精簡 SKU,打造頭部新品,提升消費者粘性。上海家化新品研發周期從 12 個月縮短至 8.5 個月,21 年公司全品牌頭部產品聚合度達 71%(較 19 年+15pp),未來有望提升至 80%。2. 品牌煥新,年輕化重塑。除推出年輕化新品,公司在營銷端也采用年輕化打法。六神官宣肖戰為品牌全代言人,提升曝光度的同時,助推品牌年輕化重塑。21 年玉澤/佰草集 Z 時代人群占比同增 25%/62%。
渠道端:多元化探索,精細化運營。對外合作+數字化+智慧零售+私域運營+ 業務模式創新五位一體。
丸美股份
丸美報告期內營業收入 17.87 億元,同比增長 2.41%,其中主品牌丸美實現營業收入 15.94 億元,占比 92.36%,同比小幅下滑 3.82%,戀火品牌實現收入 6617.46 萬元,增幅 463.4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2.48 億元,同比下降 46.61%;據董事長描述,2021年是丸美的重要轉型之年,公司線下業務承壓、線上業務模式加速演變,轉型未達預期,凈利潤、經營現金流都出現了較大下滑。
水羊股份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10億元,同比增長34.8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64億元,同比增長68.54%;旗下自有品牌御泥坊牌與代理品牌雙業務驅動。實現了21年較快增長。
21年,水羊股份在長沙、上海新建科學研究中心,研發人員人數翻倍且持續增長。自有品牌升級中,持續提升盈利能力。御泥坊、大水滴、小迷糊三個品牌重新定位。后兩個品牌將專注于熬夜護膚細分賽道和年輕肌科學護理專家。
逸仙電商
在美國上市的逸仙電商,作為”國貨彩妝第一股”在2021年護膚品增長較為良好,盡管公司凈利潤依舊是虧損,但其虧損幅度已經收窄。
受疫情及原材料漲價影響,彩妝板塊需求繼續疲軟。但逸仙電商2021財年顯示,逸仙電商實現總營收58.4億元,同比增長11.6%;凈虧損15.47億元,與上年同期的26.88億元相比減少了42.46%。
02 原料(玻尿酸)
2021年化妝品原料公司大多依舊受到疫情的影響,但原料中的玻尿酸企業卻是風生水起。作為高毛利產業,華熙生物、昊海生物以及愛美客這三家龍頭企業的全年營收、凈利均呈現兩位數及以上的增長。
圖源:絡捷生物市場部
華熙生物
年報顯示,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48億元,同比增長87.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823億元,同比增長21.13%,實現了營收、利潤雙增長。
03 原料
圖源:絡捷生物市場部
科思股份
主做化妝品活性物、合成香精等原料的科思股份在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0.9億元,同比增長8.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億元,同比下降18.72%;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主要是原材料漲價、運輸成本提升,壓低了公司產品毛利率水平。
華業香料
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464億元,同比上升 19.42%,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1755.22 萬元,同比下降 54.40%。究其原因有兩點:(1)報告期內,公司大力拓展國內市場,銷量和銷售收入均實現一定增長,但受部分原材料價格上升和海運費大幅上漲影響,公司營業成本增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2)報告期內,公司非經常性損益較上年減少約 1088.21 萬元,主要系報告期較上年公司收到上市獎勵減少 1180萬元所致。
——代運營、代工及美妝零售品牌年報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