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猶如白駒過隙,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是法規年,也是功效護膚年,美妝行業迎來了很多的變化,合成生物學的興起,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新的思想碰撞……
趨勢1:以油養膚
以油養膚,是利用油脂模擬皮膚屏障成分,促進滲透、補充皮膚脂肪酸、提高鎖水能力,改善干燥缺水的問題。
最近,被譽為“液體黃金”的植物精油走俏,我們可以發現這一趨勢延續了以油養膚的浪潮,同時伴隨著天然、無添加理念的滲透,更聚焦在植物載體提煉的精油。
在10月的植物精油提及聲量中,我們發現聚焦在三大品類,一類是卸妝油,一類是染發精油,另一類則是精華油。
趨勢二:國貨迎來高光時刻
從今年的618、雙11、雙12等活動可以看出,國貨形勢大好,多個國貨品牌頻頻出圈,大促期間在各大國際大牌中,殺出重圍,如花西子、薇諾娜、谷雨等國貨品牌。
國貨代表之一:谷雨,榮登《人民日報》并獲年度重量級大獎
谷雨的科研創新是光甘草定的應用,研究發現:中國人相比歐美人膚質更加脆弱,也更易黑,市面上主流美白成分如煙酰胺、377等更適合歐美人,但對于國人來說卻容易刺激皮膚;而來自中國本土植物甘草的提取物光甘草定,因兼顧高效和安全,是更適合中國人膚質的美白成分。
趨勢三:化妝品新法規
化妝品新規的推出,將使得行業門檻提高,對行業格局帶來直接影響。具體來看:
1)原料端:實行原料注冊備案制度和原料安全信息報送,監管范圍向上游延伸,同時鼓勵原料創新;
2)代工廠:設立質量安全負責人為中心強化生產全過程管理,同時進一步明確主體責任;提高合規成本,同時使代工廠與品牌端綁定關系深;
3)品牌方:施行功效測評要求,使得企業合規成本提高、上新周期延長并提升備案門檻。
趨勢四:微生態護膚
近年來,微生態護膚風起,維持皮膚微生態平衡成為舒緩修復新思路。
微生態護膚學的理念在于:皮膚疾病產生是皮膚上微生物平衡被打破的結果,因而有必要通過添加益生菌群方式維護和改善皮膚微生態系統,更有效地保護皮膚屏障。
據美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微生態護膚品市場規模將達到105.4億元,2019-2025年復合增速在26%。同時據美麗修行《2021功效性護膚白皮書》,76%消費者愿意購買微生態護膚產品,16%消費者已經購買并使用微生態護膚產品。
趨勢五:可持續與道德感融合
可持續發展的責任不僅是由消費者承擔,也需要公司采取更切實的行動去緩解氣候變化等問題。對消費者來說,可持續性的影響需要變得更加清晰和具象。品牌需要著力于提供額外的利益點,合理化消費升級至更綠色或道德的品牌或產品。
消費者希望看到量化的指標,而這遠遠超出了可持續性口號本身。道德的經營行為能夠讓品牌進入消費者視線 并提升品牌和產品的忠誠度。
/應對氣候變化的產品創新/
空氣香水丨全球首款用空氣制造的香水
Air公司利用其獲獎的專利碳轉化反應器將氫氣和二氧化碳轉化為無雜質的乙醇、甲醇和水
妮維雅男士“氣候護理”保濕霜
通過碳捕獲和利用(CCU)過程從回收的二氧化碳中獲得成分
縱使美妝行業千變萬化,
不變的是,我們做好產品的初心。
篇幅有限,我們先聊到這。
我們,明年見!